会议记录!会议纪要!归档注意事项!

日期:10-15  点击:37  属于:精品文章
会议记录和会议纪要在性质、内容、作用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,二者均需按规定归档,且整理流程有特定规范。

以下从区别、归档要求、整理方法三方面详细说明:


一、区别联系




会议记录会议纪要
性质
原始记录(非公文),属于事务性文书。
法定公文文种,具有权威性和行政效力。
内容
完整记录会议全过程(发言、讨论、决议等),需原话实录,不做加工。
提炼会议核心要点(如决议、部署、责任分工等),具有选择性和概括性。
格式
格式灵活,以记录清晰为原则,无固定行文规范。
需遵循公文格式,包含标题、正文、落款等,结构严谨。
作用
作为内部资料留存,供备查、追溯会议细节。
用于传达会议精神、指导工作执行,需印发至相关单位或人员。
公开性
一般不公开,仅作为档案保存。
需按公文流程传阅、公开或存档,可作为执行依据。



二、是否需要归档?


均需归档,且属于机关单位档案管理的核心内容。

依据与要求

1.政策依据

根据《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》(国家档案局第 8 号令):

·重要会议(如党组会、行政办公会、工作会议等)的记录和纪要需永久保管。

·一般性会议(如专题会、研讨会等)的相关材料需定期保管(通常 10 年或 30 年)。

2.归档范围

·需归档的会议记录

党组(党委)会、行政办公会、重要工作会议、专题会议等的原始记录。

·需归档的会议纪要

经审批印发的正式公文版纪要,包括联合会议中主办机关的原件和协办机关的副本。

3.特殊情况

·联合会议

原件由主办机关归档,其他单位存副本或复制件。

·会议记录本

需按年度分开记录,不得跨年度使用,确保档案的年度性和完整性。


三、如何整理?


1.整理原则

依据《归档文件整理规则》(DA/T 22—2015),会议记录和纪要需纳入文书档案统一整理,以“一次会议为一件”或“一年一本为一件”(仅适用于会议记录本)。

2.具体步骤

①分类与排序

将会议记录与会议纪要分别集中存放。

按会议时间先后顺序排序,确保同一类别内文件时序清晰。

②编号与编目

·编制页码

正面右上角、反面左上角标注页码,便于检索。

·加盖归档章

在每件文件首页右上角加盖档号章,填写档号(如全宗号、年度、机构/问题、件号、页数)。

·著录目录

将文件信息(如题名、责任者、日期、页数等)录入档案管理系统,形成电子目录。

③数字化与装订

·数字化扫描

对纸质文件逐页扫描,形成JPG/PDF格式数字化副本,与纸质档案关联保存。

·装订方式

单份文件(如单页纪要):采用直角装订(订书钉或棉线)。

会议记录本:去除金属物、塑胶封面,保留原装订方式(如无装订需三孔一线装订)。

厚文件:采用三孔一线装订,确保牢固。

④装盒与入库

将文件按顺序装入无酸纸档案盒,盒面标注档号、年度、保管期限等信息。

档案盒按类别和时间顺序上架存放于档案库房,确保环境符合温湿度、防虫、防火等要求。

3.注意事项

①格式统一

记录时使用统一纸张规格(如A4)和文本格式,避免手写潦草或随意涂改。

禁止跨年度 / 跨页:

会议记录本不得跨年度使用,每年一本。

同一页纸不得记录不同日期的会议内容,确保每件档案独立完整。

②责任明确

归档前需检查文件完整性(如会议签到表、附件等),由专人签字确认后移交档案部门。

微信扫描关注我们
工作时间: 周一至周五
9:00-18:00

联系人:刘经理

手机:13639961077

电话:0991-2680071

邮件:xjhxyjda@163.com